姓、氏、民族一席谈

    

中文里“姓”字早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它由"女"加”生“组合而成,在汉字发展历程中“姓”字始终保留了这个基本形态。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姓记录子孙后代与生母的信息。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以母亲为中心明确血缘关系,就是人们戏称的“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因此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是感天而生。宋版《说文解字》 解释姓字: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故称天子。


唐 司马贞 《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感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又说:“神农氏母弟世嗣少典为诸侯。帝榆罔之世,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始源流所在,他们都是我们的远古老祖宗,都是感天而生,父系的血缘关系是模糊不清的。

上古八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妫,都从“女”旁,这些姓各自表徵具有同一母系血缘关系的族群。随着母系社会的瓦解,姓的使用功能越来越淡化,现在使用的八千多个姓氏中,上古的“姓”只有几十个,代之而起的是父亲系社会产生的“氏”。

”氏“是同姓不同部落的名称,最初专指部落首领。氏为同姓的分支,是由母系社会转向父系社会的产物。周朝是氏产生的最多的时期,氏族命名的方法有:

1.以父辈名或字命氏; 2.以封地命氏;3.以官职命氏;4.以祖上谥号命氏;5.以居住地名命氏......

由于氏的名称可以随着封地、官职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出现了某人的后代有多个氏或父子两代不同氏。也有同氏不同姓的情况如子、姬、妫、姞姓都有孔氏,这种现象就是因为不同姓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命名自己的氏族而产生的。例如大禹姒姓,其子孙分封后出现多个氏族,因而衍生出禹氏、夏氏、鲍氏、楼氏等多个不同姓氏。一些古姓人丁稀少,姒姓人口目前只有二千多人,而从姒姓衍生出来的百余个氏(姒姓X氏)的人口数量却多得惊人。

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确定的固定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夏、商、周时期,姓和氏区分得很清楚,周朝的男子有姓有氏名。秦朝统一后,姓氏逐渐合并,到汉朝姓氏体系基本稳定成型,不再区分姓和氏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族谱名称通常都是《X地X氏族谱》,用”氏“字而不用”姓“字,就是强调了族谱的父系血缘关系,可见中国人用字非常严谨。

姓氏最初是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家族系统,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结成的社会单元。然而姓氏这种血缘关系从源头起就经不起推敲,同姓不同源则不具备血缘亲属关系,以地名或官职为氏的姓氏怎么会有血缘关系?同姓见面戏称“五百年前是一家”大可不必当真。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单一血统的姓氏恐怕不复存在了。

现在医学普遍认为,亲子鉴定只要DNA相似达到99.99%以上就能认定为父系或祖上关系。复旦大学利用DNA技术进行考古研究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应该是比较前沿的研究。但是把DNA检测技术应用到姓氏研究中来要谨慎,以免带来社会伦理方面的问题。姓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到今,华夏子孙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崇拜自己的姓氏,因此,姓氏成为血缘关系传承的一种文化栽体。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情节已经是一种信仰,而且比宗教信仰更加根深蒂固,比西方人的宗教信仰更加有感情色彩,人的宗教信仰可以改变,以姓氏为纽带的血缘关系永远也无法割舍,正所谓“打断骨头联着筋”。现代科学并不热衷于去考证西方诸宗教起源神话的真实性,我们的学者何苦花费精力去揭中华姓氏起源神话的华丽面纱?

民族

中华文化对姓氏和家族的认同由来已久,姓氏就是家族的符号。中国人重视姓氏家族,但是对民族的认同却晚了许多年。“民”字原本指奴隶,甲骨文”民“就是一只受鲸刑的眼睛,是奴隶面部的永久标记。奴隶社会解体后,这种类似的鲸刑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些残留,例如给罪犯脸上烫金印。统治阶级对“民”的认识过程标志着社会进步程度,从孔孟之道的"礼不下庶人“渺视平民到秦汉的”王者以民为天“及元朝的“国以民为本”,应该就是中华文明对”民“的认识出现了飞跃。


公元前770~前476年,《管子》 春秋齐·管仲一书中最早出现家族一词(注) 。但直到千年以后才出现了民族一词公元六世纪《南齐书》(《南齐书》卷五十四列传之三十五《高逸传》中有“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语句,为最早可见的“民族”一词的书面记载。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是清朝末年才出现。


字典中对“民族”一词的定义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类群体。我们在填写个人情况表格中都有姓名、民族栏目,姓氏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表达了我们个人的一些重要信息,姓名是家族的信息,民族是社会群体方面的信息。

中华文化对民族概念历来模糊,清朝时期只界定有五大民族,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口号之一是”五族共和“五族共和的口号是华兴会最早提出的,华兴会是同盟会的成员,这个口号后来被同盟会和孙中山采纳。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推出了"五族共和"施政纲领:“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五族共和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和谐相处。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民族,历史可追溯到炎黄,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真正称“汉族”却是始于汉朝。姓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是中国的姓氏体系的核心。 每一个民族中都有着许多不同姓氏,而同一姓氏的人们又往往散居于多个民族之中,同一姓氏中有多个民族存在。民族成分的界定,比姓氏晚许多年代。迁徙过程中民族可能变化,姓氏却保留下来了。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但是民族概念曾经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56个民族的识辨界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通过30年的努力才得以确定。

禹姓是一个小姓,也是由多个民族组成。例如回族禹氏,主要分布在中国陕西省安康市的恒口地区。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安康禹氏后墓碑记载:“始祖禹开云,系西安府渭南人也。清顺治年间,跋山涉水,来到兴郡安邑(陕西安康),住在梅子铺东、越河西岸(越岭关)。”渭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之称即来源于渭南(“华”即取自华山之“华”,“夏”则取自夏阳之“夏”)。回族包括公元7世纪(唐宋)以来侨居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后裔,即史书中的胡、番。13世纪(元代)迁入的中亚、波斯、阿拉伯人,史书上称色目人,在长期民族融合中吸纳汉、蒙古、维吾尔等族成分,到元朝逐渐形成回回族,元朝时期回回族地位仅次于蒙古族。那么安康的这支回族禹氏究竟是属于华夏民族改变信仰融入回族的呢还是回族改姓呢?目前还没有资料可以给出结论,笔者认为是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这支禹氏从华夏文明发祥地渭南迁到民族杂居的安康地区并且信奉伊斯兰教,似乎更加合符情理。

再看看满族禹氏,属于汉化改姓禹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伊罕阿林城,松花江等地。满族、锡伯族伊拉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禹氏。

禹氏一支大概在高丽(公元918年)迁徙到韩国丹阳,就是现在的丹阳禹氏,民族成分自然就是朝鲜族了。生活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一些禹氏分支,就成为当地的民族了,例如彝族和布依族。民族成分的界定,比姓氏晚许多年代。迁徙过程中民族可能变化,姓氏却保留下来了。 

注:《管子》 春秋齐·管仲(匡 君 小 匡 第 二 十)... 對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對曰:「始於愛民。」公曰:「愛民之道柰何?」管子對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連以事,相及以祿,則民相親矣。放舊罪,修舊宗,立無後,則民殖矣。省刑罰,薄賦斂,則民富矣。鄉建 ...



2017年9月30日 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