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山禹氏族谱
湖南邵东团山禹氏乃大禹苗裔。始迁祖太白公自西晋咸宁年间(约公元275-279)由江西吉州迁邵邑,至今已传60余代。团山禹氏族谱是目前存世的禹姓族谱中最具规模的一部,经过历代增补修缮,到1995年《五修》时已经达101册。该谱主要内容齐全:历届序言、编排志、人口统计表、历届修谱人口比较表、学力统计表、里居表、迁徙表、仕绅表、耆寿表,家礼、家训、家规,祠宇、宅兆、志铭,艺文,诗、传赞等;卷十三至一百卷为族谱正文,记载各代派衍图、世系。基本做到凡系我团山禹氏敦伦堂者,人人载入斯谱,生不忘其年月,歿必记其时日。
一 族谱形成
祖遗谱
华夏子孙历来有祖先崇拜的基因,人们会用各种方法保留家族的来龙去脉信息。团山禹氏先民,大多是务农的文盲,能够断文识字的甚少,历代先人只可能用简单的方法记录的祖宗世系。现代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至今仍旧采用一种叫“云”的记谱法,把自己族群里的先人名字,按辈份高低,由上到下排列成家族金字塔写在纸上或织物上,祭祀时挂在墙以供族人顶礼膜拜。最初的禹氏家族信息,也可能是以这种简便的方法记录家谱世系,记载嫡系子孙,每代仅录一人名字,以抄本传世。这种抄本记录家族的世系资料不可能完整。中国大多数普通姓氏在漫长迁徙过程里都是这种情况,能够清晰记住自己家族世系的不多。团山禹氏的祖遗谱应该也是属于这一类的记录谱,它虽然粗劣原始,却为后来编修提供了宝贵资料。
墨谱
明朝正德甲子年(1504),由43世孙永元公和44世孙佐浩公开始收集的祖遗谱,编辑整理成手抄本族谱。永元《旧序》云:“余正德甲子蒞官广西,致仕侄佐浩由南京省祭吿归,以本族流派即远,家乘缺如。因共核祖遗谱式,缮成墨牒......" 《 旧序》落款是嘉靖元年(1522),此时永元已经是80岁的老人,从收集核查整理祖遗谱到缮成墨牒,历时18年,这段时间内不知道经历多少次考证修订整理,其执着精神令后辈肃然起敬。
初修
嘉庆十年(1805),以纪南登岸诸公为首历时3年完成《初修》,东峰序记载:“余忆葵丑岁自京师旋里,适邵邑族人安青节录先公所创墨谱序示余,始识溆湘及潭宁各支由邵东团山分派。余时有联谱意,因连年历署攸县平江及衡府衡山等学,未得少息。今春自衡山归,复有邵族安南太学函其家藏墨谱抵溆......"可见当时手抄的谱牒已经在族群内广为流传。初修实际是在各时期墨谱基础上的联谱并付诸印刷,多套印刷谱派发到各房,保证了族谱内容的一致。避免了手抄本的随意性。可以说《初修》谱是团山禹氏的第一套印刷谱。
续修
咸丰十年(1860),心源奎堂诸公为首历时3载完成《二修》,与初修时隔55年。《续修登堂序》云:“复竭百计之经营始得告厥成功是谱也,前人创之,后人因之。至若重实行而列传赞,怜无归而附抚继。严训诫而增家规,补前人所未及,因之中又不无创者矣....."可见续修中补充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的内容,每次修谱,都应该有所突破。
三修
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隔 48 年。主修为国善公国身公国健公历时4年,三修族谱采用分修合攥的方法,《三修桂田序》云:“至戊申春始克协谋各房分修,而以谱汇合于族。于是仁向公房以长房为之倡,继而仁晏公裔与仁浩公裔皆勇耀从事,而仁细仁庆两房亦與修焉。分录即毕,合族会验......"族谱外形也比前面的旧谱缩小,以方便携带。三修开始有了房谱和族谱之分。
四修
谱成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由旭青竹咸诸公为首历时4年完成。时隔38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刚刚开始,四修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修成,实属不易。《四修竹咸序》云:“厥后眀太祖亦有修谱诏,中国民族得以幸未消灭者,端赖此耳。然自是而世变逾极,知世变之如此其极,则我团山禹氏之谱可得而论焉,其谱为何盖成于中国危复安,断而复继,缺而复全之日,今豪称四修。“当时抓住这个战争间隙完成四修,为团山禹氏留下了珍贵的民国族谱。《四修》时族特意为四川禹氏宗亲预留一套族谱,由天同公祠代收转送,天同公祠因此领谱两套。
五修
于乙亥年(1995),由玉笧荣武等完成。时隔49年。《五修.凡例》云:“旧谱卷首多至七册.......今仅留一卷用录旧序,余则以继世系之后分门彙列焉。八表旧谱所无者也。“八表指人口统计表、历届修谱人口比较表、学力统计表、里居表、迁徙表、仕绅表、非团山禹氏仕绅表,耆寿表。五修包括族谱,房谱,家谱三类。
二 谱例
1 垂丝图
团山禹氏历代族中都在文字表述前面列出垂丝图,以清晰表示人物关系。《初修》开始出现在族谱中,沿用至《五修》。
2 柳式
唐代柳芳首创,著有《永泰新谱》
禹氏族谱从始迁祖太白公以下30世仿柳式,适用于远古高祖世系,只有名字和关系,用线段表示人物关系,五代一页。其特点是简单明确,关系清楚。
3 苏式
苏式家谱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特点是用文字来表述人的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安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结构紧凑。团山禹氏五修族谱中31-55世就是仿照苏式。
4 欧式
欧式家谱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适合于年代较近的人物,页面空白处多,可以在空白处随时补充成墨谱,供正式修谱参考。 禹氏五修族谱中56代以后的采用欧世,61代-65代的那一页空白比较多,家谱就有添加信息的地方。
三 迁徙地考
据团山禹氏族谱记载, 团山禹氏始迁祖在西晋咸宁年间由江西迁徙到湖南邵邑。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诸王纷纷争权。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许多地区沦为战场,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流亡。这场大动荡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生产遭到破坏,掀起了大规模的流亡的浪潮。禹氏是夏朝遗民,从商朝就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流亡迁徙,古代禹氏先民流亡迁徙具有“趋食性”,哪里能够生存,就在哪里安身,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族谱中记载的迁徙出发地江西吉州太和,可能只是漫长的逃亡历程里的一个中途休整地,这样的休整或数年,或数代也未可知。明清时期的官迁才有官府指定迁徙地点,河北许多姓氏能够笼统地说来自洪洞大槐树,应该是移民集中迁徙出发地。中国有一些移民集中迁徙地,其实只是官迁的出发地,移民自己真实迁出地,没有几个姓氏能够说出来。
团山禹氏族谱中记载了许多禹氏宗亲迁徙到四川,是湖广填四川的记录,但是没有明确是官迁还是民迁,背井离乡的迁徙对任何一个家族都不是喜事,骨肉分离,或许就是永别。族谱里的记载都是中性的资料,笼统地记录某某迁四川,可能与明清时期的文字监狱有关,修谱人决不敢冒犯朝廷官府, 以免祸及子孙。团山禹氏总祠从来没有忘记迁出去的宗亲,每次修谱都设法联系四川等地的外迁族人,四修谱成后特地预留一部族谱交由天同公祠送往四川。
本文转载禹氏传人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yush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