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氏名人录(1)


禹万城:(生卒年待考),著名南北朝时期的常州刺史,政绩卓著。

 

禹 显:(公元1188~1229年),雁门人。著名金国时期民族英雄。

金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隶上党公张开,累以战功授义胜军节度使、兼沁州招抚副使。

金元光二年(公元1223年)农历4月,大帅达儿泬、按察儿攻河东,张开遣显扼龙猪谷,夹攻败之,擒元帅韩光国,获辎重甲仗甚众,追至祁县而还,所历州县悉复之。显将军三百人,守襄垣,八年不迁。大帅尝集河朔步骑数万攻之,至于数四不能拔。既而,战于玉女寨,大获。开言于朝,权元帅右都监。

金正大六年(公元1229年)农历12月,军内变,城破被擒。帅义之,不欲加害。初以铁绳钤之,既而密与旧部曲二十人遁去,闻上党公军复振,将往从之。大兵四向来追,显适与负釜一兵相失,乞饭山寺中,僧走报焉,被执不屈死,时年四十一。  


 

禹 祥:(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仁寿县知县。

处己接物惟以不欺,居官清约如寒士。

 

禹之鼎:(公元1647~1716年),字上吉,一字尚吉,号慎斋;江苏江都人。著名清朝朝画家。

清康熙中任鸿胪序班。他以善画供奉内廷。尤工写照,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许多名人肖像都出于他的手笔。

禹之鼎少时家贫,被晚明“宰相”吴牲四子吴元履收作书童。因主人爱好书画艺术,少年禹之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而深深地爱上书画创作。

清顺治年间(公元1659年前后),吴元履邀请避祸在外的“武林画派”创始人、钱塘(今杭州)籍大画家蓝瑛来兴化,侨寓吴府的蓝瑛在向吴元履传授画技的同时,在吴元履身边充当“司画”书童的禹之鼎也得到了“幼年师事蓝瑛”这一天赐良机,从而成为“浙派"在江苏地区的唯一传人。禹之鼎一方面认真揣摩蓝瑛的绘画技法要领,一方面又向唐、宋、元代画家李公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的作品学习,兼收并蓄,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同时,他还借鉴继承娄东、虞山、四王(即明代画家王鉴、王时敏、王原祁、王翚)及吴历、恽恪等大家的画风,发挥干笔枯墨、层层积染等文人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为日后创作肖像画设景衬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已过而立之年的禹之鼎画技日渐成熟,遂离开兴化前往北京谋生。在一次献画于康熙时,受到赏识,被“检选”入内廷“鸿胪寺”,授予“序班”之职,为从九品衔,供奉入值于康熙治事、休憩和接待外族、外国使臣的畅春园,同时兼任宫廷画师。

清康熙二十一~二十三年(公元1682~1684年),禹之鼎应兴化知县张可立邀请,在北京参与十四卷《兴化县志》(张志)的纂修工作。其时,张可立又将组织人员纂成的《兴化县节略》送往北京,请时年三十六岁的禹之鼎斧正,为编纂《大清一统志》提供地方资料。

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农历7月,日本、朝鲜、安南(越南)及英、法、俄、荷等亚欧十国遣派的使臣来华访问。康熙帝在畅春园举行盛宴招待贵宾。禹之鼎奉诏将此次盛况画下来。禹受命后,立即采用西洋画速写手法将宴会场面及各国使臣模样、脸型、举止、服饰一一“粗写大概”,然后凭惊人的记忆力和超凡的悟性进行艺术创作,“退而图之绢素”,画出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物群像。康熙看到禹之鼎所作表现富丽堂皇的宴会盛况,人物众多的热闹场面、泱泱大国的非凡气概的画卷,发出“凡衣冠剑履、毛发神骨之属,无不毕屑”的赞叹,遂以唐朝大画家阎立德(阎立本之兄)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为东蛮谢云深朝觐唐太宗而奉旨创作的《王会图》画之名命名,意在歌颂大清与大唐一样强大兴盛。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康熙大帝的一位国戚蛮横地要禹之鼎跪在地上为他画行乐图,禹之鼎“甚以为耻”,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后愤然离开“畅春园”,流寓湖南洞庭湖畔。此后,禹之鼎游历作画于扬州、仪征等地,最后病故于兴化,终年七十岁。

禹之鼎去世后,师承其画风、画派的著名肖像画家迄今不绝。近代及当代著名大师级人物画家徐悲鸿、张大千、黄胄、范曾、贺友直、李琦、程十发等无一不受其影响。禹之鼎的名字也随同载入中外美术史册。

从中国清朝第一部断代画史——张庚的《国朝画征录》、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谢坤的《书画所见录》、汪鋆的《扬州画苑录》到1943年美国亚瑟韩麦尔主编的《清代中国名人辞典》、1995年日本铃木敬所著的《禹之鼎笔问字图卷》、香港聂崇正所著《清代肖像画家禹之鼎》以及《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历史大辞典》等上百种典籍中,都记述了禹之鼎其人其画,以及对他的高度评价。

 

禹之谟:(公元1869~1907年),字稽亭;湖南湘乡人(今湖南双峰青树坪镇)。著名民主革命先驱、陆军左将军。

1900年,禹之谟参加了自立军活动,1903年在湘潭创办湖利黔织布厂,1904年迁厂长沙,并附设工艺传习所。

1904年,禹之谟与黄兴、陈天华在长沙创立华兴会。

1905年,禹之谟领导了收回粤汉铁路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被推为长沙商会会长和教育会长,随即加入同盟会,任湖南分会会长,是该会湖南分会创始人之一,并被选为湖南省教育会长和商会会长。

1906年夏,禹之谟策动学生自治会开会,决定迎陈天华、姚洪业烈士灵柩回湘,公葬于岳麓山,以彰义烈,受到当地官僚和豪绅的阻挠,他亲自发动千余学生举行游行送葬。同年又参加湘乡学界反对盐捐浮收斗争。8月10日被捕入狱。

事前,好友曾劝禹之谟暂到圣公会避难,他婉言谢绝,他说:“吾辈为国家、为社会死,义也。各国改革,孰不流血?吾当为前驱。”他被捕的消息传出,长沙各界纷起营救。满清政府深恐激成事变,遂秘密将其解往靖州(今湖南靖县),备受酷刑,坚贞不屈。

1907年1月5日,禹之谟被绞杀于靖州东门(今湖南靖县),终年三十九岁。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0月,黄兴请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追赠禹之谟为“陆军左将军”,禹之谟的遗体被重新安葬在湖南省长沙岳麓山。

禹之谟的墓地坐西北向东南,由墓莹、墓碑、石桌、石香炉、石鼓等组成,墓莹占地面积约三十平方米、两米高的墓碑上书“烈士禹之谟墓”,墓碑的左右各立石碑两通烈士著,上面分别镌刻着烈士生前的遗书,和颜昌峣尧所撰的墓志铭。

 

禹作敏:(公元1930~1999年),天津大邱庄人。著名“农民改革企业家”,晚年因为窝藏罪、行贿罪被判刑。

禹作敏诞生在一个世代农耕的家庭里,他家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

1974年,禹作敏担任大邱庄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由于禹作敏决策正确,1981年后,大邱庄的工业企业飞速发展。

1979~1982年,禹作敏连年被评为乡、县级优秀党员,禹作敏在1982年建起印刷厂和电器厂。1983年,建立大邱庄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并把建分厂的权力下放到各厂。此后,以冷轧带钢厂、高频制管厂、印刷厂、电器厂为中心,每个工厂都以滚雪球的方式建起若干个分厂。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党员。

1985~1987年,禹作敏连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党员。1987年9月,将四个总厂改为四大公司,被评为全国当代最佳农民企业家,并获全国改革人才金杯奖。1988年,任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1989年,获全国农业改革十年创新奖,并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1年,禹作敏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优秀企业家。1992年底,被《半月谈》杂志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新闻人物。禹作敏又将四个工业公司改为尧舜、万全、津美、津海四大集团公司。当年投资十亿元,在村西北方建大邱庄百亿元工业区,每年生产能力达一百亿元。是年底,大邱庄共有工业企业二百余家,从业人员一万两千三百四十二人,固定资产总值十五亿一百三十七万元;利润四亿七千三百四十四万元,比1981年增长三百倍;工业总产值四十亿两千七百六十一万元,比1981年增长八百三十五倍……

1993年823日和24日,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禹作敏和七名同案犯所犯罪行为进行公开审理,并于827日作出一审判决:根据禹作敏所犯罪行的事实和情节,以窝藏罪处有期徒刑六年,妨碍公务罪处有期徒刑三年,行贿罪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非法拘禁罪处有期徒刑三年,非法管制罪处有期徒刑三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

禹作敏被判刑后,被押送到位于天津市杨柳青的《天津市第一监狱》进行“劳动改造”。

后来,禹作敏因患有神经衰弱和心脏病,又被送到天津市区内的天河医院实行保外就医。

在天河医院,天津市的司法部门“给予了他较宽松的环境和较优厚的待遇:天河医院专门腾出带有会客室、卧室和卫生间的高干病房供禹作敏和他的妻子居住;他每天都能看到报纸、电视,了解国家大事。”

1997年春,禹作敏九十六岁的老母亲病故,司法部门曾允许他回家探望。

1999年10月3日,禹作敏在天津市天河医院因心脏病忽然发作而亡,终年六十九岁。

                                                                                                                  禹氏宗亲网整理

2015年7月17日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