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姓-河南篇

                                                                作者        禹玉玮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禹州市志》记载:自夏朝至战国,河南禹州曾先后数为夏、韩都城。夏禹在城北八里营建的夏禹故都,是我国第一个国都,河南是华夏姓氏起源之地。

                河南禹州古鈞台,又名夏台,是夏王启大宴诸侯的地方

河南是禹姓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省份,泌阳市、滑县、柘城市、荥阳市,汜水,巩义,新密,方城,鲁山,汝阳等地都有禹氏族人繁衍生息。

据河南荥阳《禹氏族谱》记载,始迁祖禹闻政于明朝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由浙江绍兴府余姚 县江桥村(今余姚县人民路大阜头)迁徙到河南汜水(古陈皋驿),于城西虎牢关李家顶北沟 ,置地三亩,开创了河南荥阳禹氏祖业。


明洪武年间,河南地区经过移民的填充,人口由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的189万增加到弘治十五年(公元1503年)的498万,至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时已达519万。禹氏正是这个时候迁徙到河南的。

汜水县历史悠久,汉代时叫成皋县,隋代改名汜水,成皋城始筑于战国时期。东有荥阳城,西筑成皋城,城下关隘,就是虎牢关。汜水一带习武成风,《汜水县志》记载称:“文化于此兴,战争亦于此剧。”《禹氏族谱》记载,九世禹谐,字承休,康熙三十年辛未附监,考授县丞。自幼习武,神拳二十九法,世无匹敌。精枪技,著二十四名枪解。汜水一带,有“苌家拳、禹家枪”的说法,两个武林世家曾经齐名。据说禹家成名更早,禹氏的祖上,在明末得到了张八的真传,历代相传,至禹让已经五代,《禹氏族谱》记载,“(禹让)精于神枪之技,世罕其匹”。传世有《禹氏枪谱秘传》,清代禹祥手抄本,现藏河南省图书馆。据武术界学者介绍,禹家开门拳仍然在河南一些地区流传。

汜水禹氏为当地望族,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多人取得功名。《禹氏族谱》记载十世禹君锡,行二,字承天。增广生。学有根据,工诗文,屡试冠军。娶妻张氏,享寿九十一岁。《禹氏族谱》记载十一世禹醻,行三。字洛圃,号瓠村。以廪例贡候选训导。享寿五十二岁。具不羁才,书籍一览不忘,好议论古今,口若悬河。《禹氏族谱》记载十二世禹际午,行一。字耀南,号丽天。邑增生。才敏勤学,笃志嗜古,善草书,精诗文。诗集最多,计数十卷,有大家风骨。


河南泌阳禹氏一支,始迁祖禹万,于元朝至正年间(1360年)迁徙到河南泌阳,现在子孙分布在22个乡200余个村庄,人口有近两万,在泌阳有“禹半县”之称。


南召县有禹氏一支,始祖禹发林,传有五代人,迁徙来源待考。柘城县有禹氏一支始祖禹魁标,已经传到第十代。因为历代人口迁徙变化,还有许多禹氏宗亲星散于中原大地。

河南禹氏宗亲于1992年9月成立了河南禹氏研究会,推举禹长均为名誉会长,禹子龙为会长,禹庚戌为常务副会长,禹庚辛、禹克俭、禹子君、禹树森、禹留柱为副会长,禹汝霖、禹天霖、禹振德、禹金陵、禹悦曾、禹春生、禹辛酉、禹舜为理事,总会设文史、对外联络、财务三个小组。研究会成果斐然,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对河南各地禹氏关系进行了梳理,出版了《禹氏源流》一部。时至今日,河南禹氏研究会依然活跃,现任会长禹化兴,付会长禹朝宗(禹庚戌之子)和禹建民,秘书长禹树申。老一辈中禹长均和禹庚戌已经仙逝。禹子龙也身体欠安,卧床不起了。看来禹氏族史的研究工作需要一代接一代进行,正是大禹治水顽强坚韧的精神,指引我们禹氏后裔不断前进。大禹精神永存!


2015年7月7日 17:11